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 奋力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
来源:国家卫计委官网
|
作者:pmo2c4ac4
|
发布时间: 2017-08-18
|
96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是实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目前,医药领域涉及利益主体多,生产流通环节复杂,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呈现出“多小散乱”的局面。全国有4700多家生产企业、1.3万家批发企业、16万多个药品批准文号,有的药品有几百个厂家生产,恶性竞争难以杜绝。批发企业乱象丛生,一些批发企业不卖药只倒票,导致药价虚高,加剧看病贵。彻底整治医药领域的各种乱象,必须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严把三道关口:一要狠抓供应保障。改革完善审评审批制度,推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采取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以及健全药品储备制度等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二要理顺药品价格。要完善药品招标采购,积极推进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谈判,扩大谈判采购的品种和数量,挤压虚高药价水分,扩大群众受益面。要以“两票制”为抓手推动流通环节改革。今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前四批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推行“两票制”,其他地区也要加快推进,扩大实施范围,降低流通费用,控制虚高价格。理顺药品价格要标本兼治,既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规定,对价格虚高药品,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相关人员和机构。三要加强全程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药品质量。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努力做到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每一个环节处于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状态。同时要加强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严控“大处方”,规范用药行为。总之,要对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有充分的估计,下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药品。 五是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医疗卫生行业攸关人民生命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监管。医改中出现的问题,有不少是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有的部门习惯了行政审批,但疏于事中事后监管,不会管、不想管、不敢管,造成一些政策“空转”甚至变形。要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构建起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医药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推动监管重心由注重行政审批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引导和规范医药卫生机构建立内审制度,加强自查自纠。要加强信息公开,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主动接受社会团体和群众个人监督。加快推进健康立法,健全各类行业准入、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强化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患者依法就医、医患纠纷依法处理,坚决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对医闹、暴力伤医“零容忍”,促进医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