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 奋力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
来源:国家卫计委官网
|
作者:pmo2c4ac4
|
发布时间: 2017-08-18
|
9646 次浏览
|
分享到:
要建设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实施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健全服务网络,力争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加强政策扶持,将更多成本合理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发挥中医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要传承创新中医药,建立多学科、跨部门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合作平台,加大中医药传承工程实施力度,加强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和知识库。要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标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中医药机理研究,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力争产出一批类似“青蒿素”的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新药产品。要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要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要加快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扩大传统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促进中医药服务于全人类健康。 第五,立足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人民群众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在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市场空间广阔,完全有可能培育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产业,需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基本、兜底线,非基本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并强化监管和把关,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安全、高质量的健康产品。要大力发展医药、医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医药产业体系。要以创新引领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健康行动”,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