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 奋力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
来源:国家卫计委官网
|
作者:pmo2c4ac4
|
发布时间: 2017-08-18
|
9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坚持把重点放在农村,创建了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注重发挥中医药“一根针、一把草”简便验廉独特优势,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同时,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宗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发挥其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奋力拼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纸船明烛照天烧”的气魄,迅速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一举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中华民族开始以强健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9年,在总结抗击非典经验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深化改革攻坚期的新特点和群众新期待,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人民健康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务,统揽全局、系统谋划、突出重点、立柱架梁,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由易到难渐次突破,蹄疾步稳不断深化,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跨上了崭新台阶。 一是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我们从保基本起步,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扩大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疾病应急救治制度,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相互衔接、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每人每年80元增加到2017年的450元,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步提高,为实现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们从强基层抓起,加强农村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有序推进分级诊疗,使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了家庭医生。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医,民营医院数量占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56%,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